新聞報導
-
她心存僥倖不忌口 溼疹一觸即「發」嚐苦果
中藥治療的清熱解毒藥方有分輕重等級,皮膚病急性發作時會開劑量較重如龍膽瀉肝湯的藥方,先將病情壓制下來,再改為一般藥方調理。所幸先前調理五臟六腑狀況穩定,目前治療2周症狀已緩解,著重手部清潔、噴消毒水再擦藥,接下來再進行調理肝氣、脾胃,就能順利幫助體內循環代謝,加以控制病況。
-
中醫認為體內毒素與溼氣 導致各種皮膚病
罹患皮膚病也許不致於要人命,但搔癢難忍的過程卻很煎熬,甚至抓到嚴重出血、流湯水,更是身心俱疲。尤其如溼疹、乾癬等皮膚疾病,常常容易反覆發作,除了遵照醫囑好好治療,作息維持規律正常,飲食的調養更是維持皮膚病不復發的重要環節。
-
老年人皮膚亁癢難耐 不慎抓破皮恐反覆感染
冬天氣溫低,皮膚毛細孔容易收縮、封閉,更不易排油排汗,造成油脂更缺乏,進而容易出現搔癢症狀。中醫師鄭愛蓮在臨床上看過不少老年人來看診,一撩起褲管,皮屑就像雪花般飛落,皮膚表面已乾燥到彷如層層麟片,嚴重的還有抓到血跡斑斑的傷口。歸納老年人的皮膚問題主因為年紀大身體功能退化,反映在皮膚就顯得油脂缺乏、潤澤度不夠,當皮膚開始癢又耐不住或無意識的抓,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感染,導致溼疹、乾癬等難纏的問題肌膚。
-
產後坐月子喝生化湯 自然產與剖腹產喝法不同
產後身體會自然排出惡露,但喝生化湯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子宮收縮,清除瘀血,針對自然產和剖腹產的婦女服用時間長短也不同。中醫師鄭愛蓮說明,生化湯藥方很簡單,主要成分以當歸藥材居多約5錢重,其餘為川芎1錢、桃仁1錢、黑薑5分、炙甘草5分。當歸對子宮具有收縮和鬆弛的雙向功效同時幫助產婦補血、川芎亦有活血功效、桃仁具活血祛瘀、黑薑能溫中活血、炙甘草的蜜甜則減緩藥材苦味。
-
皮膚護理遵守3要點 清潔尤其馬虎不得
時序入冬,皮膚容易出現乾燥、搔癢等症狀,尤其當皮膚出現溼疹、乾癬或異位性皮膚炎等,臨床上常見因為害怕洗完皮膚更乾燥而不敢使用肥皂,卻只用清水清洗的病例。中醫師鄭愛蓮表示,通常皮膚問題嚴重或處於治療過程的爆發期,傷口易流水紅腫,每天擦的藥膏具有黏性,容易沾附黴菌和細菌等,若只用清水清潔患部,久而久之,傷口容易紅腫、甚至更癢。會建議用一般肥皂、手工皂或專用的中藥皂清洗,皮膚洗淨後消毒然後再上藥。若屬於乾燥肌膚,避開病灶以外的部位可擦乳液或綿羊油,來維持肌膚的保溼與舒適。
-
秋冬體內除溼大作戰 中醫調理擺脫惱人溼疹
中醫師鄭愛蓮表示,張阿伯來求診時,手腳都有輕微溼疹,過去都看西醫,這次想換中醫治療,看看能不能根本改善反覆發作的問題。每次在治療前都會向病人說明,中醫治療的方法是將病人體內長久鬱積的溼熱和廢物排出體外,讓氣血循環,人體代謝管道通暢,才能根本解決溼疹復發問題。
-
中醫治療乾癬 耐心調理急不得
中醫師鄭愛蓮表示,中醫認為乾癬體內溼熱無法排出,與身體元氣不足有關。因此,在治療上若屬脾胃溼熱,就要健脾利溼。若屬肝經溼熱,要清肝利溼。若為血虛、腎氣不足,則會給予補腎滋陰養血的藥物,補充身體元氣。
-
乾癬復發難熬 中醫強調日常生活自我管理
常有患者在乾癬退去後,遇到冬天的季節會再發作幾次,不過病患回診後用一點調理藥就可以恢復。也有些病患注重飲食作息的調養,在發病的初期做好自我管理,過幾天乾癬的病灶便自動消退。鄭愛蓮解釋,乾癬的病情與患者的工作壓力、飲食作息有很大的關聯。由於乾癬的病症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,因此在病灶剛出現時,患者若能先把自己的飲食、生活作息調整好,乾癬其實是有機會可以自然消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