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報導
-
腰痠是小產前兆!補足關鍵腎氣助安胎
中醫安胎則視孕婦狀況給予補氣益腎或養陰清熱的補腎用藥,透過補氣、養血、調腎氣的藥方來留住胎兒。鄭醫師臨床表示,中醫在安胎方面的效果非常理想,可大幅提升母體腎氣,對胎兒及母親皆有助於健康。
-
皮膚患疾冬令進補 恐復發吃出大問題
一般民眾習慣吃羊肉爐、薑母鴨、麻油雞、藥膳排骨等藥膳進補,但這些市售藥膳不是太油,就太鹹、太辣,且料理所使用的中藥包成分未必適合所有人體質。
-
聰明自製豬油零風險 吃出健康與安心
中醫認為,唯有油才能去油,利用豬油可去「黃」,即改善黃疸、膽結石症狀。不少人每天喝一小杯橄欖油當做保養,傳統中醫則建議每天攝取少量豬油,常保健康。
-
貪吃鮮蝦 乾癬治癒患者大發作
海鮮性屬寒涼,容易誘發乾癬復發,尤其是老饕們最愛的蝦、蟹,癬友們更是碰不得。寒涼的食物會增加人體內的濕毒,乾癬患者人體排毒功能失調,所以濕毒無法透過皮膚毛孔排出體外,因此造成症狀復發嚴重。
-
治療惱人溼疹 中醫調理有祕招
容易過敏溼疹的人,更需要忌口配合療程。近來就有一宗病例,原已幾乎痊癒的溼疹病患,突然全身嚴重爆發溼疹,深入瞭解後發現患者因天氣熱,喝了許多冰涼飲料,兩、三天後就開始復發溼疹,且範圍廣,四肢、軀幹甚至臉部均有疹子冒出,又癢又紅。
-
有效遠離銀白屑屑和頭皮乾癬
有「牛皮癬」之稱的「乾癬」,是一種慢性且會在全身發作的發炎性疾病,是由於本身免疫系統失調所導致。症狀發作在皮膚時,會有界線分明、鮮紅色的塊狀,還會有皮屑脫落。根據統計,「乾癬」最常發生的部位在頭皮、下背以及關節等。
-
粉針喚膚 掃除夏日油光問題肌
夏天是油性膚質的人最害怕的季節,由於內、外因素的影響,例如體質關係讓皮脂腺分泌旺盛,生活作息不正常經常晚睡、熬夜等,或是愛吃油炸、肥肉等熱量高的食物,加上經常身處空氣污染的環境中,甚至是季節轉換、氣候濕熱的狀況下,都會讓臉上的油光冒個不停。
-
陰雨綿綿險釀災 惱人濕疹易上身
梅雨期間氣候溼熱,因濕疹復發而前來就診的民眾明顯增加。不過,多數人對於自己罹患的到底是溼疹、皮蛇或汗疱疹,往往分不清,最好尋求醫師診斷,對症下藥治療,千萬不要自己亂塗抹成藥,恐怕導致症狀惡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