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療惱人溼疹 中醫調理有祕招
台灣氣候潮溼悶熱,是皮膚病孳生的溫床,溼疹便是令許多人頭痛的病症之一。天氣一旦變得又溼又悶,溼疹可能就會復發,全身搔癢難耐,令人感到非常不舒服。體質易患溼疹的人,中醫師表示應特別注意飲食,才能有助於治療。
近來台灣海島型氣候發威,南北氣候大不同。南台灣因西南氣流影響,連日大雨災情頻傳,加上夏天氣溫高,水氣蒸騰,溽熱難當;北台灣則是天氣炎熱,悶熱異常,偶來的午後雷陣雨亦無法消除暑氣。無論南台灣、北台灣,因溼氣影響,許多體質熱溼或寒溼的人容易濕疹上身,嚴重的甚至全身發疹、紅癢難受。
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,近日因溼疹、皮膚過敏求診的民眾明顯增加,有些甚至是反覆發作,患者深感困擾。問診之下發現,除了因氣候溽熱所致,更多是因為天氣太過炎熱,患者喜喝冰涼飲料或消暑水果,導致溼氣無法排出,使溼疹反覆發作或更加嚴重。
鄭愛蓮醫師表示,容易過敏溼疹的人,更需要忌口配合療程。近來就有一宗病例,原已幾乎痊癒的溼疹病患,突然全身嚴重爆發溼疹,深入瞭解後發現患者因天氣熱,喝了許多冰涼飲料,兩、三天後就開始復發溼疹,且範圍廣,四肢、軀幹甚至臉部均有疹子冒出,又癢又紅。
容易罹患溼疹的人需注意,不要吃生冷的食物,尤其夏天少不了冰涼的飲料,對於有溼疹的人而言,卻是加重症狀的食物之一。而大家最愛吃的西瓜、芒果也需避免,另外水產類食物也盡量少碰,如海鮮類等。避免這些食物才有利於治療,也能縮短療程。
溼疹的中醫療程較長,原因是中醫以調養體質及排除溼氣為主,有些患者因體質關係,療程可能長達6個月以上。鄭愛蓮醫師表示,中醫所稱的「溼」,是毛細孔無法正常開合排出體內溼氣,故中醫主要以祛溼為主、內外兼治。在治療之初,由於體內溼毒會被誘發排出,溼疹症狀看似加劇,其實是一個治療的過程。調理好寒溼或熱溼的體質,可減少溼疹復發的機率。相較於西醫,是以類固醇藥物緩解症狀,雖一時好轉,但容易反覆發作,也會使身體代謝毒素的能力下降。
在中醫療程中,最需注意的就是在排溼毒過程中,因症狀加劇而紅癢難耐。必須注意在療程中絕對不可以手抓患部,抓傷肌膚會導致發炎症狀,在療程上則更為複雜。鄭愛蓮醫師提醒,如果真的癢到無法忍耐,可以手輕拍患部,或以保特瓶裝水冷凍後,包覆毛巾冰敷,減輕搔癢症狀。
鄭愛蓮醫師提醒,有些溼疹好發於手腳,除了疹子外還會有小水泡,這是俗稱的「汗皰疹」。這些水泡是由於體內的水分無法順利排掉,積在皮表所致。而這些水泡,皮破或抓癢之後一直流水,容易擴大感染。建議手腳溼疹發作,除了以中醫外用藥改善,也可準備棉布手套保護患部,並每日替換;患部如位於腳部,可在襪子裡墊紗布,防止溼疹皮破流湯。
除了上述許多中醫治療的方法,最重要的還是患者要注意自己的作息。盡量不要晚睡熬夜,每日出門適度曬曬太陽,並且避免生冷食物,改善環境中的溼氣,搭配醫師建議的療程,尤其注意不要搔抓患部,都可以改善在惱人的夏天常常出現的溼疹症狀,讓您擺脫溼疹的煩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