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汗皰疹盛行 手腳出現小水泡是徵兆
台灣夏天豔陽高照,讓人容易出汗,而前陣子全台豪大雨,環境又溼又悶,導致不少皮膚病患者舊疾復發。中醫師指出,這樣潮溼的季節最容易出現汗皰疹,臨床統計夏天病例約比冬天多出一倍,呼籲民眾若身上出現小水泡,不要抓破,應儘速就醫治療,以免日後年年復發且越難治癒。
汗皰疹的臨床表現有水泡、紅腫、乾裂、搔癢等各種症狀不一,也有可能在手掌、手指側面或腳旁、或手指腳趾縫、腳底形成小水泡,且容易反覆發作、搔癢難耐。聖元中醫診所鄭愛蓮醫師表示,汗皰疹屬於溼疹類的一種,好發於體質較溼的族群四肢末梢,由於體內溼氣代謝出問題,毛孔無法正常開闔代謝體內溼氣,加上現代人長時間吹電風扇與待冷氣房,易使體內溼氣無法排除而悶在皮膚內,導致長出小水泡且伴隨強烈搔癢感。
汗皰疹往往是急性且反覆發作的。鄭愛蓮醫師指出,門診中常見汗皰疹患者因長期擦類固醇或抗組織胺藥膏來緩解症狀,雖可立即抑制病情,但僅針對表面病灶做緩解,並未針對體內真正致病因素進行治療,因此停藥後仍會復發。長期服用類固醇與抗組織胺,也要當心恐傷及肝腎肺氣,使身體代謝毒物能力下降,後續發作症狀將更加重,而不得不提高劑量,甚至引發鼻炎、氣喘等過敏症狀,皆是因為並未針對病根進行治療調理,而導致得不償失的副作用。
中醫學理則認為汗皰疹與體內臟腑氣化,溼氣循環代謝有關,若皮膚毛孔無法正常開闔,則體內溼氣將無法正常排出體外,一旦積累過多,就會以小水泡的形式出現,造成皮膚搔癢、紅腫等症狀。
鄭愛蓮醫師說明,體內溼氣代謝正常與否跟主疏泄的肝氣、主皮毛的肺氣、主開闔的腎氣息息相關,三者當中任一失調,就會影響毛孔功能,而脾胃的溼重更導致心肺肝腎循環失衡,引發汗皰疹。因此中醫治療汗皰疹著重於調節體內脾肺肝腎氣平衡,讓皮膚毛孔可順利張開排汗排毒,只要身體內外溼熱平衡後,就能大幅減少日後復發機率,汗皰疹自然也就治癒。
汗皰疹除了體質較溼的族群容易發作,不易流汗者也應當注意。鄭愛蓮醫師提醒,少吃溼氣或毒性較重的水果及生冷食物,如西瓜與芒果;炸物、生蒜頭和零食餅乾這類燥熱食物也應避免。多穿透氣棉麻材質衣物,做好室內除溼,並避免接觸化學藥劑、適度舒緩壓力與規律作息,加上中藥的體質調理,才是讓汗皰疹不再反覆發作的治本之道。